多地政府食堂假期开放
每逢节假日,热门景区就餐难的场景屡见不鲜。今年“五一”,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、甘肃敦煌等地宣布对游客开放机关食堂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是地方公共资源开放的又一探索,被舆论称为城市治理的“微创新”。此轮开放集中在5月1日至5日,供餐以地方特色小吃为主,价格普遍在10至20元之间。这些食堂大多靠近热门景区,交通便利。开放层级覆盖广泛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开放层级覆盖市、县(区)乃至乡镇,部分地区已多次开放。例如,安徽黟县宏村镇今年春节就曾开放食堂接待游客,“五一”假期再度开放,推出实惠套餐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,这有助于缓解就餐压力,塑造政府形象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称,机关食堂承载着特殊文化,能促进游客情感认同,但需加强管理。衢州食堂的特色做法
“五一”衢州市政府食堂向全社会开放,18元套餐分量足,引发关注。4月29日消息称,食堂在5月1日至5日的11时30分至13时供应中餐,自选套餐含荤素搭配,还有特色小吃。去年国庆该市也开放过,今年延续这一便民之举,助力文旅发展。其他地方如杭州余杭区、江苏扬州等地也曾在特定假期开放政府食堂。是否存在“与民争利”争议
机关食堂节假日开放虽受好评,但政策边界与市场影响引发争议。焦点在于低价菜品是否对本地商业餐饮构成不公平竞争。邓爱民指出,机关食堂与景区商业化餐饮可形成互补,但要防范价格冲击。不少地方表示菜品价格为成本价或能覆盖成本,马亮认为可定位为文旅推介行为。游客关心就餐体验,也担忧供应和接待能力,各地纷纷提前布局应对挑战。能否常态化推广引思考
政府食堂开放引出问题:这种社会化共享模式能否常态化?马亮和邓爱民指出,政府机关设施首要职责是保障政府运行,开放不宜片面拔高为常态,否则易引发管理难题和监管困境。关于推广,应避免“一刀切”,可根据实际情况试点。常态化运营会带来新成本,需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机关负担,同时要考虑机关单位工作节奏与资源调配。转载请注明来自大地资讯官网,本文标题:《五一来这儿吃饭!政府食堂开放啦,你还不来体验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